之地,比起金城郡的那片湟水谷地却要开阔了太多,气候也要远比凉州适合于种植。
他们此番出兵绝无可能只是震慑一番刘焉就回返,能从对方的口中夺过这块肥肉,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。乔琰道:“既然如此,就劳驾军师指挥了。”荀攸跟随她翻山而过的劳累,早在正式进入汉中地界之前和士卒进攻成固县的时候,就已经休整得差不多了,此时在心中谋划了一番汉中的情况后说道:“请君侯将麾下的部从分作四队,除却留守成固县的之外——”“一队从成固县进入米仓山中,绕行至南郑县以南,着益州军服饰。”“一队往东进取龙亭,切断汉中平原与汉中郡其余各地的联系。”“一队把守住米仓山与大巴山之间的隘口,务必确保在此战中刘焉无法从中插手。”乔琰思忖了一番荀攸的安排后回道:“都从军师此言。”——浑然不知此地发生何事的刘焉,在数日前还在盘算着将刘璋送往长安的可能,只是在赵韪与庞羲等人都劝说他静观其变的情况下,这才暂时按捺住了这个想法。?千里江风提醒您《[三国]谋士不可以登基吗?》第一时间在[]更新,记住[(.)]?≦??????()?()赵韪是益州人,庞羲却是东州士的重要成员,这两方难得在这件事上达成了统一的意见,让刘焉思忖着是否确实是自己示好的举动太过着急了,或许再等上一阵倒也无妨。()?()
但想到自己那些无端被焚毁的车舆,实是耗费了不知多少名贵木材才打造完成的,刘焉就很觉心痛。()?()
若这出等候的结果对他不利,他还得蒙受第二轮的损失,听起来真不是什么好消息。()?()
他这会儿倒是觉得,益州与外界的隔绝,一方面是他割据势力于此间的地理优势,但在另一方面也让消息的传达变得不是一般艰难。
在这种特定的时候,就反过他呢?长安朝廷又会做出何种应变?不过大概他动用了全部的想象力也不会想到,因为这出益州景象,他居然会促成乔琰跻身大司马之位。她还已经不在关中,而是已经来到了汉中。当然,同样没想到此事的可并不只是刘焉,还有袁绍。这道被重山蜀道所拦阻的消息并没有抵达刘焉的耳中,却已经传到了关东。“大司马……怎么会是大司马!”袁绍闻听此讯面沉如水。早在乔琰将刘虞从幽州接回,在长安奉迎其登基的时候,袁绍就已经生了一次气。公孙瓒没能干脆利落一点将刘虞给宰了,让其在滨海道被人给救走,却还得从邺城朝廷请一道封赏,就够让人郁闷的了。偏偏刘虞登基之后,刘辩作为天子的权威被进一步削弱,让袁绍不得不进一步加重对周边势力的拉拢。彼时的乔琰又在骠骑将军的位置上拥有假节钺和开府的权柄,比起大将军这个名号也并不差到哪里去。然而这种在袁绍看来很是虚伪的表现,居然在邺城朝臣中还得了个好名声。在这些人看来,乔琰让出大将军位置给刘焉,和她扶持刘虞登基的种种表现,都让人不难确认她的汉臣立场,既然如此,只要你袁本初能将她击败,让刘辩成为那个唯一正统的大汉天子,不就可以收获一个能征善战的汉将同僚了吗?袁绍差点没被那种理直气壮的说法给哽塞住。但想来也对,这些从洛阳前来邺城的朝臣,还真未必就跟乔琰立场不和,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,并不敢去赌她进攻长安的顺利,不敢让自己置身于董卓的威胁之下。倘若最后取胜的是乔琰,他们也可以让自己成为刘虞的臣子。要让他们跟着一起骂,是绝不可能的。在乔琰给刘辩送了年礼后,袁绍更觉得乔琰不是个东西,在阴阳怪气和远程给他捅刀上尤其有一手。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,还没到今年的三月,乔琰就已经迎来了又一次升职。从原本的骠骑将军升到那位处权臣之巅的大司马!()?()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大司马!()?()
“这难道不该叫做僭越?”袁绍愤愤不平。“只是因为迎立天子的缘故,就位列三公之上,算是个什么道理!”()?()
看看他自己的情况吧,在袁术与邺城朝廷这边决裂之后,当年支持刘辩登基的袁氏子弟,位置最高的也就是他了。但即便是他手握冀州青州二州,也还未曾拿下大将军的位置。
Θ千里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