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力后,能与步度根同时效力于乔琰的麾下?
或许轲比能应该参考的是钟羌那个全军覆没的结局,而不是烧当羌。轲比能看到这里,脸色不由一变。被公孙瓒直截了当点明的性命之危,也未尝不是他所顾虑的。也正是因为这种自身相关的利益,他在这一瞬间也顾不上去思考,公孙瓒眼下的处境是不是要比自己还要危险得多,更顾不上考虑,公孙瓒比起刘虞来说是否确实对胡人多行讨伐震慑之举。出于同一种目的,原本的仇人也是可以联合的。更何况,这是解除性命之危的目的。轲比能接着往下看了下去。在信中公孙瓒又说,他打算和轲比能联合,共同征讨刘虞,将其从幽州境内驱赶出去,同时他还会想办法拉拢乌桓的蹋顿与他们一道会师进攻。当然,后者能不能应允,一并前的这一番作战方略,他们必定能解决被刘虞和乔琰联手压境的困局。若事成,他将会出兵协助轲比能进击步度根,助力他拿下鲜卑单于的位置。至于乔琰会不会因为此事对鲜卑全面动兵?她若只有一个并州,或许有这个可能。但当她还需驻军于关中和凉州的时候,她就不可能再像是当年一样领兵出征于漠北。这难道不是轲比能的机会吗?届时他重建王庭于燕然一带,也根本不需要对公孙瓒可能违约来犯有所担忧。“重建王庭……”轲比能看到这里,脸色莫测。
公孙瓒在给他画出个美好愿景中,是有夸大其词的表述的。轲比能有雄心也有本事,可他相对来说还得算是个务实的鲜卑领袖,并没有想到重建王庭这么遥远的东西。但公孙瓒在这封信中着实将他的心态拿捏住了。一边是性命危机,一边是公孙瓒有得胜后和他和平相处的前景。这两条,直接将轲比能心中的天平推动得倒向了公孙瓒的方向!这个合作确实可以谈!轲比能当即让人送出了一封给公孙瓒的回信,信中承诺,他会按照公孙瓒所说的方式发起进攻。在送出信后,他也开始进行了部落中的人手调度。而在另一头,蹋顿也收到了公孙瓒的来信。比起居于塞外的鲜卑,乌桓人其实大多是在幽州境内居住的,主要分布在右北平、渔阳、上谷三郡。只有乌桓的单于所在之地还要在更东面的地方,也就是辽西郡内。蹋顿倒是不奇怪这封从公孙瓒那边送来的信是交给他的。自渔阳张举之乱平定后不久,单于丘力居的身体就并不算太好了。刘虞能凭借着幽州牧的身份以及互市让利的条件招降乌桓,其中未尝没有丘力居病重、雄心渐丧的缘故。因丘力居之子楼班年幼,一如鲜卑部落中的情况一样,蹋顿作为丘力居年富力强的侄子开始总领事务。眼看着一旦丘力居病故,他就能成为下一任的乌桓大人。不过和轲比能的情况不太一样,蹋顿没有面临什么生死困境。在看到公孙瓒于的联盟邀请,他甚至表露出了几分嗤之以鼻的态度。他是没有这个必要插手此事的。若刘虞取胜,以刘虞对乌桓的态度,他完全可以延续叔叔丘力居与刘虞之间的交情,继续保持和睦相处的状态。若是刘虞真要去长安做天子了,他还可以截断幽州西部和东部之间的要道卢龙塞,让幽州以东的土地成为乌桓人活动的天下。若是公孙瓒取胜,也最多就是惨胜。他们乌桓要么可以说,没从公孙瓒背后捅刀,就已经是他们对公孙瓒表达支持的手段,要么就是直接来一出坐收渔翁之利。这种不动,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他们乌桓的实力。但当蹋顿接着往下看后,表情又不免凝重了起,我与你们乌桓人争斗往来到如今,深知你们所追求的东西。乌桓人善战,所占据的地盘却还不足鲜卑和匈奴的三分之一,这真的只是因为地域的缘故吗?公孙瓒觉得不是。真正的原因是,乌桓人没有鲜卑人或者是匈奴人这等统治漠北的正统之名。此话何解?以鲜卑为例,鲜卑的上上一任单于檀石槐,在进犯大汉屡屡得手后,在汉桓帝在位时期的延熹九年,甚至被大汉朝廷使者带着印绶找上,意图给他封王,并同他和亲。这个印绶最终没有授予。彼时的檀石槐强权在握,悍然拒绝了汉廷提出的这个拉拢举动。但正因为这个印绶,哪怕在檀石槐死后,鲜卑部落快速地势力衰败分裂,提起鲜卑和乌桓的名字,前者依然是毋庸置疑的北面魁首。这么说来,乌桓也需要打出个声名来,而后得到一份这样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