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提出的等候卢植和刘虞到达后决断的说法给震慑住。
在袁绍问及是否可趁着这个机会行动的时候,袁术朝着地上董重与何进的人头看去,很快做出了选择。当然更准确的说,只有董重的人头。因为此时同在此地的车骑将军何苗已经将何进的头颅搂在了怀中,放声悲哭。袁术实有几分看不起这位外戚,然而在此时,对方却也未尝不是一把好用的刀。那些宦官极力想要如了先帝的意思,将刘协给捧上皇位,他们自然也是得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的,或者说是遮羞布也没错。比如说,刘辩。袁术开口道:“车骑将军只怕还不是哭的时候,若是让对方拖延时间的目的达成,让皇子协登基,他们这些篡逆之辈明日就为从龙之臣,哪怕是先害死了骠骑将军,又杀大将军,他们也可解释为权宜之计。”“董氏并非只有董重一子,还可再有大将军,可将军届时该当如何自处?”何苗的哭声顿时停住了。他妹妹何皇后本就是从民间擢选入宫,他们何氏彼时虽还有那么几个闲钱,却绝算不上有盘根错节的氏族关系。若是刘协上位,董太后因董重之死而要对他们发起清算,他们连一点风险抵抗能力都没有。今日死的是何进,明日死的就是他何苗!不,哪怕他们有氏族背景也没有用处,便是那昔日的和熹皇后死后,真正大权在握的汉安帝还不是将邓氏一族清算殆尽,哪怕和熹皇后在位时对族人屡屡劝诫限制低调行事,也没能拦住帝王的屠刀。他何苗又怎么会有例外。一朝天子一朝臣,向如何行事便是。”袁术伸手指向了前方的宫门,说道:“我等怀疑那些阉宦手中的诏书为伪造,大将军窥破其中真假,这才惨遭对方杀害,若令其奸计得逞,我大汉权柄必将为此等贼人所把持!”“长幼颠倒,纲常紊乱,此为取祸之道。值此之时,不可再有所顾忌,便是有触犯礼法之处,也乃是为保大汉昌盛不得不为之事。”“不若我等杀进南宫,擒杀张让赵忠这等佞幸之辈,将皇子辩救出,扶持名正言顺的中宫嫡子登基!”何苗明知袁术这话有不少是为了对方自己的利益,张让等人敢说让卢植与刘虞前来辅佐新任陛下,或许还真有些站得住脚之处,但……但他也是要为自己的命努力一把的!现在这些世家出身的体面人,给他将动手的理由都想好了,那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。犹豫是死,冒犯皇权顶多就是责罚而已,两害相较取其轻,他一个屠户都会做这思考!只是——“公路啊,”何苗想通了这决断,却还是不免面露苦色地朝着袁绍袁术这两兄弟看来,说道:“这洛阳南宫之中,而今集齐了西园八校中忠于张让这等贼人的不少部从,加之居高临下,实不是我等能轻易攻破的。”“不,好打。”袁绍朝着宫墙方向看去,脸上并无多少慌乱,抢先回道。若是先前曹操还在南宫之中,以他对对方本事的了解,或许会对他们造成些麻烦。可他们刚才还得到了消息,曹操自那头突围而去,显然正是为了要找卢植,那便好办了。这些宦官中,即便是蹇硕这个被刘宏寄予重托,抬到西园八校尉之首地位上的,其实也没经历过多少真刀真枪的较量。这不是一句有勇略就能改变的事实。区区一个纸老虎罢了!袁术接话道:“不错,我等放火便是。”“放……放火?”何苗惊愕万分。但他的意见显然不那么重要,袁绍袁术所要的也不过是他一个支持的态度而已。别看何进这人蠢是蠢了些,但以他这种对武将推心置腹的行事方略,多得是被他从微末中提拔上此刻,听闻了袁术火烧的计划,甚至不必他本人亲自执行,那何进麾下的吴匡、张璋等人早已经站了出来。这等莽夫所奉行的正是有仇必报,在此时又哪里会去顾忌什么皇权的威严。还在何苗犹豫之际,这南宫大门就已经起了大火。而这一个开端发起,让他咬牙也只能做下去。若是僭越过后,他能成为大汉的大将军,一切都是值得的!这一把火也同时让南宫之内的守军和张让等人惊恐万分。因为与此同时,袁绍已经快速让人将袁隗接来了此地,以其曾为三公,如今也在太傅位置上的身份,喊出了一个着实体面的口号——奉先帝遗诏,诛杀宦官!袁隗手里哪里有什么先帝遗诏,但后面再补就是!如今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打破局面,又不是真要手续流程走个齐活。只是他们并未留意到,在这个进攻的决定下达之际,同在此地的董旻朝着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