队伍中,突然有一个尚且稚嫩的声音发出了一声呵斥打破了这僵局。
乔琰喝道:“愣着作甚,还不将渠帅抢回这句话还不够有杀伤力的话,那么下一句便足够直白了,“波才能令汝等饱饭否?”这些被梁仲宁被人劫持跑了的兖州黄巾当即清醒了过来。他们循声望去,看到的就是由程立载着,坐在马背上的乔琰。在他们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,她已快速做出了意欲追击的态势。这话他们当然会听!因为梁仲宁的缘故,乔琰在军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声望权且不论,她这话中也依然不改她那“欲得其心,莫若投其所好”的行事方针。()?()在波才麾下的士卒于对比中深觉梁仲宁麾下实力强劲的时候,梁仲宁统率的三方兖州黄巾有没有在做这个对比呢?()?()
或许是免不了有的。
?本作者千里江风提醒您最全的《[三国]谋士不可以登基吗?》尽在[],域名[(.)]?8??╬?╬?()?()也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中,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他们这边的优势。()?()
梁仲宁听从了乔琰的建议,在卜己和张伯身死之后,为防军中哗变,果断地交出了一部分存粮。
兖州本土的豪族又分别以被击败和被说服合作这样的理由,交出了相当可观的存粮。比起在长社久战的波才部,他们能吃饱饭,就是最值得他们挺起胸膛的理由了,这也无疑让他们更觉得梁仲宁是个值得效忠之人。可现在,他们的渠帅竟然被人趁乱给劫走了!在这个骤然间发生的惊变面前,他们根本来不及分辨为何不是当场击杀,而是扛着人就跑。要知道将人当做人质之后进而控制兖州黄巾这种事情,理论上可行,实际操作上却大有麻烦。他们已经下意识地顺着乔琰的话想了下去。比起梁仲宁,波才的确不太行啊!在这种认知之下,乔琰给波才扣黑锅的行动进行得无比顺遂。她借着自己在黄巾军中的声望,和足够有杀伤力的对对手的诋毁,快速完成了这个盖棺定论的过程。也更是在这个群龙无首的状态下,一把接过了指挥调配的职责!坐在马上的行动无疑要更加方便得多。也因为这个居高临下的视线,兖州黄巾兵卒只见她眉目凛然,于疾言厉色的状态里透出一派仿佛与生俱来的领袖风范,让人下意识地就想听从她的调配行事。她伸手指向了波才部营盘的方向,语调清晰地发起了进攻的指令。“我等自兖州起兵而来,路途遥远,不辞劳苦,数日前攻城之战更全力进击,波才此贼却包藏祸心,掠我方渠帅而去,诸位以为我等该当如何?”当先有一个声音回道:“除贼!”而后便是接连应和,几成山呼海啸之势的声音,正是——“除贼”!程昱一边替乔琰当着这座驾“司机”,一边不由对她这行云流水的操作大为叹服。非要说起呢?可当这除贼的口号于众口相传之中扩张的时候,其中愣是多出了一种说不出的理直气壮。她或许当真是个天生的演说者。在文字游戏中模糊掉一些关键信息,也让人忽略掉逻辑上,她显然是各中好手。不过程立没再多想下去,而是径直策马越过了藩篱,载着乔琰,连带着这群被她煽动的兖州黄巾直扑波才营地而去。也几乎正在此时,皇甫嵩与曹操踏出了长社城。戎装在身,刀兵在手的两人翻身上马,连带着城中秩序涌出的士兵,同样直指那一处而来!目标,合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