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上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上大文学 > (三国同人)[三国]你管这叫谋士? > 第126章

第126章

,在其中记载了八种制作酒曲的办法和四十多种酿酒之法。

乔琰……乔琰又不是计算机,怎么能将其全部记下来。

但其中有一种她倒是有些印象。

在原本的历史上,这种名为九酝春酒法的酿酒之法,乃是沛国谯郡的一位县令的发明,在他死后此法才传开,后来落到了曹操的手中,最后被献给了汉献帝刘协,而后在曹魏治下推广了开来。

这种酿酒之法在后世有个别名,叫做补料发酵法,也就是在一个发酵周期内的原料,并不是一次性全部投入,而是分作了九次投入,这样得到的酒会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更为醇厚,也就等同于有了跟同行相比更大的竞争力。

在原本的“乔琰”的记忆里,她那担任任城相的父亲和这位县令还真有过碰面,乔羽并不好酒,却也对此酒印象深刻,购置回来的那一坛,也只在过年节的场合下会拿出来小酌。

若真要以酒坊的采购路子来作为低价购买粟米的渠道,这便无疑是个合格的交易筹码。

但既然有这个筹码在,乔琰倒是觉得,只用作一次的购置米粮,好像有些浪费了。

不如进而谋求一个长远的发展之道。

她这一番沉思,在她自己看来是在对之后的计划有个全盘考虑,在杨修看来却仿佛是个要将他遣送回家的信号。

他当即说道:“若是实在不成,我再想其他法子就是。”

他才不要被丢回洛阳!

但他下一刻便听到乔琰说道:“不,我不是觉得你这路子走错了,之前我和仲德先生也想的是此法,只是我们都还欠缺了些准备罢了。”

“我有两件事需要你去办。”

一听到有事可做,杨修便基本确认,自己还有留下来的可能了。“你说便是。”

“第一件事,我要你去采买我们这二百余人吃用一月的粮食,再购置酿酒所用的陶钫和米麦,具体需要多少量你自行估计。”

这就等于是个数学题了,杨修自然算得明白。

“另一件事,我要你去雇佣二人手,最好是对民间酿酒行当稍有些了解的。”

乔琰想了想又补充道:“越便宜越好。”

虽然说是说着要从长远考虑,这前期投入怎么也不能太高。

杨修得了乔琰这两句话,便大约判断出她的想法了。

但想归这么想,他还是免不了又问道:“若是这两件事办得妥当,我是不是就能留下来了?”

乔琰回了个格外稳妥的答案:“若是你祖父着人追来寻你,那就另说了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