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上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上大文学 > 义净传:飘着飘着到印度 > 第104章 寻筌

第104章 寻筌

“义净师,我有些不理解你们,为什么会为了取经而如此远渡重洋呢?”一位商人问。

义净想了想,说:“我们所做的事情,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。”

“哦?怎么说?”商人有些不解。

“您看,您寻觅这些物品,远渡前去其他国家,为的是让这些物品换到它合适的价钱。”义净说,“我说得对吗?”

“是的。”商人说。

“所以,您找这些商品的时候,并不是在找这些商品,而是为了通过这些商品找到它们的价值。”义净说。

“是的。”商人说。

“这跟我们《庄子》所提的是一样的。《庄子·外物》中说,筌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筌。”义净说,“我们捕捞鱼之前,我们会去找渔网,但找到渔网获得了鱼之后,就会忘掉那个渔网了。这就是同样的道理。”

“哦,我明白了,您之所以这么长时间在海外漂泊,寻找真经,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佛教。如果理解了佛教,其实,那些佛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,是吗?”商人问。

“嗯,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。没有获得佛教真实义之前,我们必须不断寻觅真实。但是在获得佛教真实义之后,我们就应该去明白,最重要的是通过佛教的指导,让我们如如不动。”义净说。

“如如不动?”那位商人问道。

“是的,说起来,应该用一个偈子来说明这个事。”义净说着,吟道:

一切有为法,

如梦幻泡影。

如露亦如电,

应作如是观。

义净很感谢商人,因为他的一个问题,让他突然之间开始明白了《金刚经》里关于实相和虚妄的含义,也逐渐开始有了对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更多的认识。

以前,他总是在寻求各种各样合理的解释,希望能够找到佛祖拈花,迦叶到底因为什么而微笑。但是,现在,他竟然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了悟。

“义净师,您刚才的微笑好神奇啊。”商人有些感慨。

“神奇?为什么这么说?”义净愣了一下,问道。

“是的,刚才,那微笑……”商人说。

“您等等,再看看,是这样吗?”义净又一次开始悬想佛祖拈花、迦叶微笑的情境。

不久,又一次,微笑浮现在了义净的脸上。

等义净再次张开眼睛,看向商人,希望从他的脸上获得某种肯定。

“不,不是这样的。”商人说,“和之前的微笑相比,您这次露出的微笑,太常见了。”

“嗯,您再看看。”义净又一次逼自己入定,再次悬想佛祖拈花、迦叶微笑的情境。

等义净又一次张开眼睛看向商人,商人依旧摇了摇头。

“也许,不是微笑,而是您刚才的眼神。您刚才的眼睛好像看到了很美好的东西。”商人说。

“嗯,您再看看。”义净这一次先闭上了眼睛,让佛祖拈花、迦叶微笑的情境再现于脑海。

等到佛祖拈花的情境出现之后,义净将自己描摹成了迦叶,盯着那朵圣洁的莲花。看着莲花的美好,义净微笑了。

“这一次,您的笑有点像了。”商人说,“但,还不是刚才那神奇的笑。”

“我想,我明白了。”义净想了想,看着这位愿意一次又一次帮他判断脸部表情细微差别的商人。这位商人现在的状态,是那么圣洁,那么美好,铜臭气依旧氤氲的他,在这一刻因为他认真的态度和全然真诚的交流,赢得了义净像欣赏美丽莲花一样的心境。

义净静静地看着商人,静静地看着,不久,脸上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那迷人的微笑,那种满足于眼前美好一切的全然欣赏的微笑。

“对对对,就是这个,就是这个微笑!”商人激动地说,“如果刚才将这个微笑能够画下来,那可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微笑了吧?”

“您也可以拥有这样的微笑。”义净笑了。

“我也能有?”商人质疑。

“是的,您也能有。”义净笑着说。

“当美好的事物出现在您的面前,您不去判断它的价值,只是纯粹地欣赏它当下的美好,没有任何其他想法的时候,您就能有这样的微笑。”义净看商人狐疑,进一步解释说道。

原来,那么多人所说的迦叶获得了释迦牟尼佛的眼藏,是真的。

原来,那么多僧人试图解释佛祖拈花和迦叶微笑,其实都已用意在试图解读这个很纯粹的拈花动作和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