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乐乐呵呵的拉着厉青岚,往皇上身边凑,“皇帝啊,你不是问哀家为何事高兴嘛?你的这位庆妃啊,给哀家出了一个好主意。”
皇上疑问道:“什么好主意?”
太后笑道:“庆妃身在皇宫,却心系百姓。她说在民间时,就常看到一些乞丐沿街乞讨,更有一些孤儿流离失所。她提议哀家,在城中开设济善堂,救济这些穷苦百姓,也是为大勇积善积德。”
皇上点点头,这确实是个好主意。他只是没想到厉青岚能提出这样的建议,不禁对她有几分刮目相看。
厉青岚见皇上冲着自己点头,红着脸说道:“臣妾在宫中闲得很,无聊的时候瞎想的。还请皇上和太后不要见笑。”
皇上瞧着她,道:“怎么是瞎想呢?这么好的主意,后宫之中从前就没有人提起过。你有功。”
厉青岚跪倒在地,叩拜道:“多谢皇上。臣妾还想着,济善堂不光能收留养育孤儿和穷苦百姓,不至他们流离失所,孤苦无依。还能教他们读书认字,习得一技之长,以后就可自力更生。”
太后满意的点点头,“庆妃菩萨心肠,眼光又长远,此事就这么定了,哀家再替你要个恩典,这件事情就由你去做。如何?”
太后心中高兴,济善堂是积善积德的大功业,庆妃若是做成了,那功劳总归还是要记在太后的身上的。
厉青岚喜上眉梢,正色道:“多谢太后、皇上恩典,臣妾必定不负重望。”
皇上在慈宁宫坐了一会才出来。行出好远,突然顿步对福临道:“去栖梧宫传旨,今晚传庆妃侍寝。”
福临一愣,慌忙应下。这才几日工夫,皇上就想通了。
但心中也不免对厉青岚佩服了起来。庆妃娘娘真是个能人,本是蹲冷宫的命,也能被她生生翻出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