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容道:“已经探得,那四人往授书台方向去了。”
师皓沉吟道:“授书台?”
元容介绍道:“授书台位于飞凤峰西面,与神女峰隔江相对,乃是巫峡三台八景之一,又称作大禹授书台。传说中,大禹便是于此台得神女授书,传授治水妙法。”
纱菱扇问道:“依旧是那四人,没有变化?”
元容道:“正是!有那位杜月皎杜姑娘,有’猴盗’侯伯民,有那个背着麻袋的、奇奇怪怪的女子,还有那看上去粉妆玉琢的女孩子。除他们四人外,并无其他人。”
顿了一顿,低声道:“倒是最近有不少武者暗中潜入巫峡,来历不明。此外,六扇门和蛮军也都有人驻入,调查此间异象。”
师皓与纱菱扇对望一眼。
纱菱扇起身飘到窗前,退开布罩纱遮的窗户,看向外头高处滚滚雷云:“前边我就想问了,巫峡秋季,怎的是这等天气?”
元容道:“禀坛主,莫说秋天,任何时候巫峡也不曾有过这般天气。属下安插在这里已有十六年,此番也是第一次见着。”
师皓跟着起身,道:“这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”
元容道:“到今天,正好是第三天。大前日中午,这雷雨仿佛突然从虚空中弥漫而出,短短的半个时间里便覆盖了巫峡十二峰,弄得巫峡一带人心惶惶,也不知出了什么事。”
师皓沉吟道:“天现异象,怕是有什么灾劫,周边百姓可有疏散?”
元容道:“禀少主!住在巫峡一带的百姓,大多数都是些山民,如今巫峡乱,外头比巫峡还乱,他们又怎么敢随便离开?”
“待在山里,官兵未必有空来抓,逃到外头,被当成流民,下场恐怕更糟。不过因为这异象来得突然,也是有不少势力在加紧调查的。还有各处山寨,巫峡一带,十二峰之外,还有诸多峰岭,其中也有不少贼寨,此刻也都是一片惊惶,不知发生何事。”
纱菱扇看着师皓:“少主,月皎姑娘突然从常白山来此,会否也与这里的异象有关?”
师皓摇头道:“也不太好说。”
朝向元容道:“我们这一路飞来,也有些疲倦,你先为我们安排房间,再让人准备热饭热水,我们在这里休息两个时辰,再往授书台去。”
元容道:“是!”领着他们四人出了偏厅,却并非将他们带到西厢,而是带到后园空置的卧房。
师皓看向纱菱扇:“纱姐姐,你们三人也先去歇息吧。”
纱菱扇摇扇笑道:“也好!”带着梅花娘子、桃花娘子去了。
师皓无事,又在这女观里随便逛了一会。
正殿处,供奉的是三清,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。偏殿前,却是一鼎大香炉,炉灰积满,炉内大香小香,显得香火旺盛。
师皓负手踏入偏殿,前方一张香案,案后方石上,自是神女雕像。
这神女雕像却比正殿的三清维护得还要更好,身穿彩衣,飘然而立的神女,雕工精致,栩栩如生。
只见她裳尾拖曳,两袖带风,体态修长,国色天香。师皓一眼看去,只觉这神女好像有点眼熟,再定睛一看,又觉非常眼熟,不由得出了偏殿,将一名道姑召来:“让你们观主过来一趟。”
不一会儿,元容来到他的身前,拜道:“少主有何吩咐?”
师皓重新踏入偏殿,指着台上神女:“巫峡所祭祀的神女,都是如此容颜的么?”
元容笑道:“非也!其实各处神女庙的神女都略有一些不同,毕竟传说中的神女,也无人知晓她长得什么样,是以刻出的雕像都是全凭想象。百姓也不太在意神女真正长得是什么样子,只要是神女就好。”
师皓道:“那这间道观的神女刻成如此模样,想是应该有些来由吧。”
他指着神女像,疑惑问道。
这神女天姿绝色,简直是酷似圣玹仙子。
没理由靠着想象雕刻出来,用于百姓祭拜的神女,刚好就与叶紫姻—般无二?
元容道:“这个却是有些来历的。据属下所知,三百年前,这巫山一带似乎发生过一场天灾地劫,灾祸连连,死伤惨重。”
“后来,忽的有云雾涌出,云端之上现出一名绝色女子。紧跟着,山川的震动就停了下来。那时,刚好此间有一名画师,将那云端上的女子画了下来。”
“那画师去世后,其子按他遗愿将此画赠予凝真观。那时的凝真观还不是我黑莲境的据点,当时的女观主请了人来,按着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