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,61年4月京市粮食局开始印制奖售粮票。
奖售粮票最初用于收购山区的蚕茧、杏仁、中药材等土特产品,后来又用于向国家交售生猪、鸡蛋等主要副食品的农民的粮食奖售。
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毕竟城里什么都缺,山区怎么也好一点,他们却的是粮食,所以这也就等同于以物换物。
京市粮食局印制的奖励油票,用于奖励农民向国家交售核桃、杏仁、蓖麻籽等油料发给的奖励票,用以购买食油。
也是因为这个政策,在61年秋收之后,到62年春节的时候,可以说经过大半年的努力,多多少少的稍微缓解了一下,可是真正能缓解还是在62年秋收后。
至于老百姓最常需要的布票、购布证、布制品票、棉花票、鞋票等。
都划分的非常的细,而且就布票的面额从1市寸到50市尺,大小面额共有10余种。
而且在最困难的时候,每人每月发2.5市尺的布票,这要是裁剪一条裤子,需要3个人的布票才够。更别说做一件上衣了,需要的布票还要多。
“就手里的这点布票得先攒攒,小睿你和暖暖今年就不能添新衣服了。
这个布票到时候得先给小睿扯布作衣服,毕竟他到时候要先去外地上学,暖暖就先委屈你了。”
“我不要,给妹妹”
“没事的哥哥,先给你做,毕竟你得去上大学,”
“我都不知道哦能不能考的上,再说了我有衣服穿。”
“行了,你们两个就别争了,到时候妈会看着办。”
“好吧!”
而且从59年开始,京市商业局印制了购货证,对食用碱、小苏打、肥皂等部分商品实行凭购货证定量限量供应的办法。
不说其他的就说这肥皂,每个人一个月就一块,用完就没有了。
“你们两个以后这肥皂都得省着点用,知道吗?”
“哦!”
不过好在,这个肥皂是老式的,比上一世要大一些,一块省着点用,一个月也是够了的,就这个即使在旱情缓解后,每个月发的票也没有添加,依旧是每个月一块,多了没有。
想买几块,要不就是去和其他人换票,要不就是去黑市倒腾,反正不会多发一张票给你。
而且在60年后,凭购货证购买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,比如洗衣粉、煤油、皮鞋、布鞋、胶鞋都需要凭证购买。
没一种都做的系统的计划安排,可以说不是你想买多多就能买多少的,哪怕你有票都不一定能行。
不过这也就是在最缺的商品当中会有限购,像其他一直压箱底的商品来说,恨不得你多买好腾地方放其他的物品。
在同一时间,开始发行工业卷以后,按职工的每月工资收入,满20元,发给一张工业卷,购买商品时不仅要花钱还要有工业卷才行。
为此哪怕你就是优先相应的票据也不太管用了,毕竟没有用这个是不行的。
就连买一双尼龙袜子都要卷,买一双尼龙袜子,小的要收2张,大的要收5张。
所以说就现在这个工资收入,想要买一双袜子要攒上一两个月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