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手。
“小青,别乱跑!”前边小白叫道。随着入夜,周围人越来越多,她拉着小青来,以免跟其他人走散了。
另一边,禹馨与宫晴月一同在立在一个摊子边,挑选着发钗、手镯等各种饰品,这些饰品做工精致,造型上更是各种各样都有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李恪来到她们身后,从她们中间往前挤:“看什么呢?“
“客官!”摊主朗声道,“这么漂亮的两位娘子,给她们买些首饰吧?”
李恪看来看去,笑道:“也都一般。
三人离开摊子,一同往前走去。李恪强行走在禹姐姐和晴妹妹中间,方才觉得没被冷落。
“主人!”禹馨打趣道,“你刚才说'也都一般’,到底是在说那摊子上的饰品也都一般,还是说你身边的两位娘子'也都一般’?”
李恪道:“这还用问吗?当然是说那些饰品,我哪里敢说禹姐姐你啊?”
禹馨道:“既然不敢说我,那就是在说晴月啰?”
宫晴月道:“禹姐姐,主人不是那个意思。”
禹馨道:“哎呀,晴妹妹总是帮着主人说话,主人你到底给她灌了多少迷魂汤?”又将挤在她们中间的李恪往前推:“我和晴妹妹难得一起逛街,主人你就不要掺和在这了,你在这里,晴妹妹又向着你来,倒变得我是多余的。
李恪道:“你们两个很少一起逛街吗?”
禹馨道:“这不是废话吗?这些日子,不是我陪到你来,就是晴妹妹陪到你来,我们两个轮流陪着你,自己在—起的时间反倒不多了。快去快去,你没见,你夹在我们中间,那边的公主也在一直往这边看么?”
李恪无法,又往前方的武媚娘和李丽质走去。
她们两人,站在十八盏走马灯前,走马灯又唤作跑马灯,不需要人动,自己便会转起来,灯笼上画着的各种图形,随着灯笼的旋转,倒出的影子也跟着跑动,仿佛活过来一边。
这十八盏跑马灯,分作了上下三排悬挂着,无风自转,设计巧妙,周围光影晃动,就像是有许多的孩童和小动物嘻嘻奔跑。
李丽质道:“哥哥,为什么跑马灯会转?”
这个李恪还是知道的,他道:“因为灯笼里的蜡烛燃烧,形成上升的气流,在它的上方,又安置着涡片,上身气流推动涡片转动,灯笼自然就跟着转了起来。”
武媚娘若有所思:“总感觉这样的技术可以用在更多的地方,结果只用来造灯笼?”
李恪叹气:“没办法,华夏传统,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,工匠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了,像这样的技术,只靠着底层识不了几个字的工匠代代相传,从来没有人愿意去深究原理,尤其是那些读书人,只喜欢研究诗词歌赋、四书五经。
“这种情况下,各种技术大多是误打误撞弄出来的,也无法进一步发展。”
他走过来,不知不觉间,就站在了这对闺蜜的中间。
看完跑马灯,继续往前走,不知不觉间,周围的人越来越多,为了不撞上别人,武媚娘与李丽质被迫往他这边贴来,很有一种左拥右抱的感觉。
“看那里!”李丽质一只手挽着哥哥,另一只手往前方河边指去。
—座拱桥从河面上越过,桥上挤满了人,河边有许多孔明灯升起,飘在空中,犹如红色的星辰,一盏盏的,随着夜风飘动。
李丽质嘻嘻地道:“如果这个时候,放一把针把它们全都戳下来,会怎么样?”
李恪道:“喂喂,不要这么狠啊!”他觉得妹妹接受的教育有问题。
“还有那个!”李丽质往另一边指去,“哥哥你看,像不像我和哥哥?”
李恪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一片巨大的屏风竖在大灯笼前,屏风上彩丝绣着的一男一女栩栩如生。
这两人脚踏云桥,男子衣衫简朴,女子衣衫华美,两人立在桥上,彼此相对,手牵着手,周围飞着许多彩雀。
李恪道:“唔,是有点像。”
武媚娘道:“那是牛郎织女吧?”她觉得他们两个接受的教育都有问题。
牛郎织女的传说,从汉朝就已经开始,到如今,也算是家家户户尽知,不过这是爱情传说,跟兄妹肯定是没有什么关系的。
就这般逛着,不知不觉间,人越来越多。李丽质推着哥哥:“哥哥你不要跟我们在一起,太挤了。”
她觉得哥哥站的位置有些不对,不知不觉间,连媚娘都跟他挤成一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