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上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上大文学 > 美食修仙实录 > 243.人肉强光灯佛法

243.人肉强光灯佛法

金山寺摒弃了古老的师徒制,走的是自主学习考试制,金山寺提供学习教材,也提供基础讲经师,以及各式各样的公开课,然后定期制定诸般考试,传承非常透明且顺畅,行就是行,不行就是不行。

从理论而言,即便不拜师,不和金山寺内的师兄弟产生关联,光凭自身天赋才情去学习,也是可以在金山寺内成为一代名震天下的考试圣僧。

而众所周知,理论与现实向来有一些差距,学习考试依旧是金山寺传承的主轴,但拜师的作用,也是极其厉害的。

莫天歌拜了广智老和尚为师后,便享受到了其中的好处。

正所谓假传万卷经,真传一句话,广智老和尚修行年限久远,佛学修为甚是深厚,很多知识,放在外面那些公开课的讲师,要长篇大论的一节课才能说完,而广智老和尚寥寥几句话,便深入浅出的概括完毕了。

而且广智老和尚在金山寺内也有差事,长期担当考试的监考官,对考试会考到的内容那是烂熟于胸,轻描淡写一句提点,便足以节省莫天歌许多苦工。

一段时间后,莫天歌觉得即便无法腐化佛门,拜广智老和尚为师,也是一个正确无比的选择。

莫天歌自学而成的佛法,不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其他方面,始终有一些散漫与混乱,经过广智老和尚亲手点拨后,形成了脱胎换骨一般的领悟,这般变化也反应到了莫天歌的实力上。

莫天歌浑身袅绕的佛光,已经不再是那淡淡而绽的模样,佛光自发凝聚,在脑后形成一圈光轮,气度甚是不凡。

这一圈光轮,乃是佛法修为抵达一定阶段后,佛门念力与精神高度结合而成的产物。

不仅是一种境界,本身也是一种威能,一旦凝练光轮后,佛光日夜周转不息,既然洗练智慧,也可锻体,可固本源,也可增长潜能。

按照广智老和尚的话来说,现在的莫天歌在佛法这个领域,总算入了门了,即便没有金山寺的度牒认证,就凭这个佛光轮,不论走到哪家寺庙,都能以佛门弟子的身份挂单修行。

凝练这般佛光轮后,莫天歌对佛门的力量体系有了更深入的领悟,佛门走念力体系,一开始就不是炼精化气,而是直接从炼气化神这一步开始的,这佛光之轮在莫天歌看来,其实是一颗超级劣化版,偷工减料极其严重的“念力金丹”!

先铸就了这么一颗象征着炼气化神成就的“念力金丹”,然后反过来同步完成炼精化气,以及炼神返虚的修行过程,简单点来说,佛门子弟是先入二阶,然后再同时开始一阶与三阶的修行。

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修行方式,若是资质驽钝,无法领会佛法真意,可能修行一辈子都入不了门,但也不乏一朝顿悟,凝练佛光轮后,一步登天的例子。

按照广智老和尚的说法,这般修行模式在佛门内也是争议巨大,有些佛门派系认为这般修行模式,实在无法体现佛门普度众生的想法,也让佛法沦为了极少数人的特权,便另开了一种修行模式,即便驽钝之人,也能靠着水磨工夫修行有成。

金山寺原本是坚定的佛光轮派系,提倡佛门子弟理应以佛法为重,若是入不了门,那就努力钻研佛法就是了,若是一辈子都入不了门,也没必要强求。

一者循序渐进,一者讲究顿悟,这是佛门内影响颇为深远的渐顿之辨。

但在第二纪元面对那覆盖全世界的仙魔大战,金山寺因为人手少吃了大亏,后来也是妥协了,稍微改革了一下寺内法门,降低了入门的难度,从以前百中无一的入门率,降低到十分之三四的入门率。

而广智老和尚提及这些的时候,语气泛过淡淡的不屑,莫天歌好奇,询问了一下理由,广智老和尚也不做隐瞒,微微一笑,背后层层叠叠的佛光轮展开,一共有七十二道,佛光威能甚是强横。

“凝练了十几二十道佛光轮,不过是当初金山寺的最低入门标准,三十六道佛光轮才算是有点资质,如为师这般七十二道光轮才算是马马虎虎,而更入门便是一百零八道佛光轮,也并不能说多罕见。”

莫天歌看了看脑袋后面那一道佛光轮,再看看广智老和尚脑袋背后那自称“马马虎虎”,实则威能凶猛到能让深夜化白昼的七十二道佛光轮,心中不由得泛过了一个疑惑。

第二纪元时的金山寺,在那动辄人均七八十佛光轮,光污染如此严重的情况下,这些和尚晚上的时候睡得着吗?就算这些和尚能睡得着,金山寺附近的飞虫鸟兽,不会因为隔三差五的佛光强照,导致无法辨别白天黑夜,继而导致生物钟混乱吗?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