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爸,这年夜饭是您准备的”
“哪能呀!专门在食堂定的小灶”
“看着不错呀!”
“快大家尝尝”
“不错,挺好吃的”
“那是,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”
“还好,不过再怎么累,也挣钱了”
“挣了多少”
“想知道”
“绵绵,赶紧的别卖关子”
“嘿嘿,你们猜猜”
“我猜1000”
“不可能,馨悦绝对没有这么多,顶多800”
“我也对着这个数差不多”
“绵绵,你赶紧告诉大家,到底挣了多少钱”
“好吧,我告诉你们,扣除所有的本钱挣了不多不少2196块钱”
“多少?2196,不是196”
“确实是,这还没有把所有的花生买完的情况下”
“等吃完饭,我就先把大家的分红分了”
“不用,到时候一起算吧”
“就是”
“不用,这些先分给你们,剩下的买完以后就不分了,我得留着以后用”
“绵绵,那把剩下的都卖完了,你是有什么打算吗?”
“我前几天趁着有时间,去了一趟工商局,把营业执照给办下来了。
我觉着小打小闹不是办法!再一个没有一个正式的文件,到时候万一来查,可就不好弄了”
“你这是要做大呀!”
“还没有,我是这么打算的,正好你们也都在,也帮我参谋参谋,看看有哪里需要改的”
“说来听听”
“等把手里的这些花生买完以后,爸我从您给我的名单里,找到两个能说会话的人,让他们两个人。
一个人去附近乡下收花生,另外一个人去大街上卖,等看看效果后,直接搬到店里去卖。
然后再找三个人,跟着王婶在家里炒制”
“绵绵,炒制的人太多了,会不会卖不完”
“不会,我们可以先跟供销社合作,还有就是,如果有其他人也打算要卖的话,我们可以提供货源,要是销售好的话,到时候再多加人手炒制”
“这样的话,恐怕西城区的院子够用吗?”
“爸,我打算趁着现在人少,在院子里,加盖帐篷怎么样。”
“可以,那你手里的钱够用吗”
“是呀!”
“够用,木料都是现成的,当初修缮房子的时候,就准备出来了。”
就这样,自己的第一家作坊,加上自己一共有7个人,一直干到87年。
不是已经不想多找人,而是没多久上面又在讨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,个体工商户加老板最多只能有7个人,8个人就是姓资了,风险系数太大了。
自己也就平时不上学的时候,过去帮忙,其他的时候还是要靠他们6个人,可不要小看这6个人,直接来了一个两班倒,而且在最忙的时候,竟然偷偷把家里的孩子带过来帮忙,不过他们带来的都是十岁以下的。
他们这些家里10岁以上的孩子,不上学的时候,也都在这个小作坊里提货到处在街上叫卖。
可以说,自己根本就没有特意去打广告或者做宣传,他们就告诉其他人,“李氏炒货店”是可以去提货供货的。
所以没多久,自己这个店就接到了订单,而且还是供销社亲自联系的自己。
“可以,我们形成书面文字,到时候需要单位盖章,价钱我们也谈好了,就按刚才说的,至于你们卖多少钱一斤,你们自己说着算。”
“好没问题,明天我就过来签协议,同时来拿货”
“好”
“合作愉快”
“合作愉快”
因为自己不可能天天在店里,就由王婶暂时担任这里的小组长,不过自己现在已经不住校了,可以时不时的就过来,有什么问题或者是需要还都得是自己出面才行。
话有说回来,在79年春节过后,没多久,不光是自己,就是大嫂他们也都接到自家男人的电话,他们几个相继的去了前线。
没办法,即使是担心,也阻止不了,因为现在家里除了自己,其他人都是军人,他们深知身为军人的使命是坐什么的。
自己也知道一些对于这次战争,没有什么可说的,胜利的一方一直都是我们的。
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安全,